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“深港湾区”不是梦

  上世纪末,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的吴家玮教授从“硅谷”所在地的旧金山湾区生发灵感,提出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观点:香港与深圳若联手,完全可以在太平洋西岸的珠江口,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高科技“硅谷”———深港湾区。———题记

  9月下旬,由副市长刘应力率领的一个阵容强大的科技考察团,跨过罗湖桥,利用数天时间,走访了香港科技大学、城市大学、理工大学等3所知名大学,以及科学园、数码港、创投协会、生产力促进局、创新科技署等机构,与一批香港科技界、投资界、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,并就一些双方感兴趣的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。

  这次考察,是数月前市政府组团到珠三角部分城市考察高新技术产业的延续,也是CEPA签署后深圳方面主动在科技领域与香港加强协调的一次重要活动。如果说前者使人们对深圳发展高科技的产业链条、产业空间有了愈加清晰的认识的话,那么本次对香港高新技术产业的近距离接触,则引发了我们对CEPA平台上深港科技合作的前景更为深入的思考。

  香港,让人又惊又喜

  “以目前这种发展势头,相信只要假以时日,香港创新科技必有所成,甚至可能让那些起先不看好的人大跌眼镜。”这是整个行程即将结束时,一位考察团成员发自内心的感言。

  以前,香港发展高科技总给外界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,许多外界人士看不准,也说不清。20多年来,香港工业不断北上寻求发展空间,这种所谓的产业“空心化”趋势,让很多人以为香港根本不是搞高科技的地方,进而有意无意忽略了香港发展高科技的雄厚基础,以及近年来港府及科技界、产业界的锐意进取。

  而这次考察,则让不少人有了新的认识。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让人又惊又喜的香港。喜的是,这些年在特区政府和本地大学等机构的推动下,香港各种资源不断得到整合,创新科技一步一个脚印,扎实向前迈进,只要这个势头保持下去,必定大有作为;惊的是,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虽异军突起,为世人所瞩目,但单与香港这个邻居比,我们要学习、要改进的地方就很多,薄弱环节亦不少,一定要感到发展的压力,以开放的思维主动寻求合作。

  在几天的随团采访中,记者在三个方面印象尤深:

  一是香港正在高新技术产业链条的“上游”迎头赶上。

  过去流行的观点是,香港的强项在“下游”,即国际市场网络、中介及信息服务、筹集资金等环节;深圳有十多万企业开发型科研人才,优势在“中游”,即样品试制、大规模生产、工业配套;而内地高校及科研院所,数十年来在基础研究、应用开发等“上游”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人们据此判断,深圳与香港的科技合作,着力点在于利用香港的下游资源。现在看来,则不尽然。

  以大学为例,香港有8所大学,其科研实力与内地顶尖高校比,丝毫不会逊色,有的甚至在亚太地区也堪称一流。在这次考察的3所大学中,每一所都在应用研发上颇具实力,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有意识加大与产业界的合作,科技转移硕果屡出。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生产的“太空钳”,俄罗斯一下子订了4套,供和平号太空站用作精密焊接,该发明还被研制成岩芯取样器,参与了欧洲“火星快车”任务。

  二是香港特区政府协助和扶持科技发展方面的决心大、力度大。

  应该说,香港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大环境。在硬件方面,特区政府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科技基础建设和服务,大手笔一个接一个,香港科学园、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及数码港等项目已进入收获期,近两年先后孵化出中小科技企业160多家;在软件方面,特区政府不惜斥巨资,设立50亿元的创新及科技基金和7.5亿元的应用研究基金,向业界提供资助,明显带动了私人资本投入科技产业,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科技创业潮。

  三是香港科技界、产业界联手推动科技产业化。

  在特区政府的引导下,香港的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的结合日益紧密。在吐露港一带,香港科学园就建在香港中文大学旁边,其目的就是要携手合作,资源共享。在香港,这被看作是大学与产业密切合作、相互交融的一个缩影。香港工商及科技局一位负责人曾以一家中草药业公司为例,说明政府、大学与产业之间所建立的良好互动关系:这家企业接受了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的资助,先后与香港两所大学合作,利用大学的知识及资源,透过先进的药物学科技及临床前测试,开发出新的中药产品,最后成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。

  深港,科技合作“双城记”

  深圳香港,一河之隔,唇齿相依,被称作“当今世界上不?啥嗟玫乃有浅恰薄5绷降卣狈⒘Ω呖萍际保谐≌庵晃扌沃郑寻蚜降乜萍冀纭⒉到缋卫嗡┰谝黄稹U庠缫殉搅宋羧占虻サ摹扒暗旰蟪А蹦J剑菀锍梢磺实摹八羌恰薄?

  在香港搞研究,到深圳搞开发,是香港几所大学不约而同的选择。

  著名科学家、城大校长张信刚教授亲自带领考察团参观实验室,如数家珍之余,意味深长地说:“城大希望促进香港及周边地区的发展,我们一直以珠三角和整个华南为腹地。”在他的推动下,城大在深圳虚拟大学园设立研究院,并斥资2000多万元在深圳建设研发中心,一家与深圳企业合作的项目还成功获得了国家“863”计划的资助。

  而香港科大联合北京大学在深设立的深港产学研基地,香港理大在深投资7000万成立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,更是香港各大学挥师深圳拓展发展空间的经典之作。著名物理学家、科大校长朱经武教授认为,与深圳的合作使科大平添活力。理大校长潘宗光表示,“理大与内地共同发展中药产业,深圳是最好的着力点,我们只要把内地中药专才邀请到深圳工作,就能顺利与在香港的理大本部展开合作研究。”

  多年的发展,深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、生物工程、新材料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群,良好的产业环境和丰富的科技人才,使得大批成长性好的中小创业型科技企业应运而生。这些不可多得的企业资源,成为香港投资界眼中的“宝贝”。

  在拜会拥有100多家会员的香港创业投资协会时,考察团与近10家香港创投企业负责人座谈,记者吃惊地发现,在座的每一个会员企业,不管是华登、霸菱,还是集富、翱科等,都通过各种渠道在深圳投资有一个或数个项目。专注于IC设计行业的翱科,还在蛇口设立了办事处,以承担中国内地运作中心的职能。

  CEPA之后,香港科技产业与内地合作有了更便捷的平台,而香港的科技服务机构也跃跃欲试。香港创新科技署副署长郭谭佩仪介绍说,为帮助珠三角香港企业提升竞争力,其下属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正计划在深圳等地设立办事处,以方便为在珠三角的5万多家香港企业提供服务,提升它们的竞争力。

  具体到企业层面,深港科技合作更是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有人对此略加总结,排出一连串合作模式,让人不得不信服市场的伟大创造力:

  有内地研究成果、深圳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商品化的优势,与香港开拓国际市场、产品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,形成“内地、深圳、香港”的三点一线战略;有的香港企业以技术和市场销售网络作为投资,结合深圳企业技术人才和较低生产成本的优势,共同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;有的是深港成立合资企业,利用香港的资金和深圳的人才优势;有的是通过香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,结合深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,涉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;有的利用香港自由港优势在国际市场接单,在香港谈生意,在深圳组织开发和生产……

  合作,何时跨入新境界

  眼看香港,心想深圳。

  赴港考察数日,大家思考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,思考着深港科技合作的前景。刘应力一路上不停地提醒:“搞科技的,一定要头脑冷静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今天,确实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,但下一步的发展,必须研究数字背后的东西,尤其是要在辉煌时看到隐忧。”

  大家边走边看边想,最后形成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问题的四大焦点:产业链条如何完善?产业空间如何拓展?公共技术平台如何搭建?产业集群如何培育?

  “其实,深圳也好,香港也好,都面临着这四大问题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两地携手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这些不但具有优势互补效应,还拥有优势叠加效应,就一定能创造出共赢局面。”这是一位考察团成员向记者谈起的观点。

  他分析说,深港科技合作的最大效益,是使得两地的产业链条更完整,两地相对局促的产业空间,也可得到有效的整合、拓展。其次,通过与深圳产业界的合作,香港的大学科研资源可得到更好的利用,释放出更大的能量,深圳也能近水楼台,更好地解决技术源头和公共平台的难题。

  有关深化两地科技合作的议题,一直有思维的火花迸出:

  在创新及科技基金的资助方面,香港有一套完整的评估、投放与管理规则,不仅能有效避免随意性,还可大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,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。对此,深圳“科技三项经费”等可以学习、借鉴。考察中,深港双方甚至立即商议,今后可选派深圳方面公务员到香港创新科技署的有关岗位挂职。

  香港有不少获得特区政府资助的科技企业,选择到深圳设立产业化基地。对于这些项目,深圳也希望它们尽快发展壮大。为此,深圳方面在座谈时向香港创新科技署建议,可以建立“深港科技合作项目联合资助机制”,凡港方选择支持的项目,在深圳发展的部分,可由深圳方面给予配套资助。

  而对于香港创投公会在深投资的科技项目,深圳方面也建议,可以对此给予配套资金扶持,这样既提高了投资成功率,也对深圳高科技产业有利。刘应力形象地称之为“共同挖坑、分别栽树”,其目的当然是借助香港创投机构的“金手指”,提高为科技企业服务的水平,增强针对性。

  要加强两地产业的合作,不能仅仅满足于企业层面、机构层面,政府框架内的协调与衔接也十分迫切。考察中,对于深港双方在政府层面建立某种机制、共同推动两地科技合作跃上新台阶的提议,香港创新科技署署长王锡基表示赞同。他认为,“两地加强高科技合作,CEPA将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,并提供很好的契机。”

  随考察团在港逗留数日,记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吴家玮先生的远见卓识:只要携手共进,精诚合作,“深港湾区”不是梦。

  作者:本报记者叶晓滨 编辑: